2011年,随着移民安置工程的推进,七里新村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。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,党支部在七里新村的建立,不仅为移民群众注入了主心骨,更为新村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党支部的成立,标志着七里新村从单纯的安置点,向有组织、有目标、有活力的现代化社区转型。
党支部成立之初,面临着移民群众思想波动大、生活适应难、产业发展滞后等多重挑战。支部党员们迎难而上,深入群众,倾听心声,精准施策。通过定期召开党员大会、村民代表会议,党支部迅速制定了“党建引领、产业支撑、文化融合”的发展思路。党员们带头示范,积极参与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,激发了村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。
在产业发展方面,党支部积极协调资源,引入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和手工业项目,组织技能培训,帮助移民群众实现就业和增收。例如,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和乡村旅游,七里新村逐步形成了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村民人均收入显著提升。
文化融合是党支部工作的另一大亮点。针对移民来自不同地区、文化背景各异的特点,党支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如传统节日庆典、邻里互助活动等,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。同时,党支部注重精神文明建设,推动形成了“团结、互助、奋进”的村风民风。
七里新村的成功经验证明,党支部在移民新村的建立不仅是组织建设的需要,更是推动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。未来,七里新村党支部将继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带领村民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 
 
 
 
 
 
 
 
 
